首页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财政信息 / 财政预算 / 正文

关于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(草案)的报告

关于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
2020年财政预算(草案)的报告

——20201  日在志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
志丹县财政局

 

各位代表:

受县人民政府委托,现就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(草案)报告如下,请予审议。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
一、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
2019年,国际原油价格先扬后抑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大规模减税降费全面实施,预算级次调整政策正式执行。面对复杂严峻的财经形势,财税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,紧盯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聚焦重点难点,抓推进、抓落实、抓突破,财政预算保持平稳运行,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

2019年,全县财政总收入(全口径)完成35.71亿元,增长33.01%。其中: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.12亿元,完成年预算21.8亿元的106.05%,增长31.78%。地方收入分科目完成情况:税收收入完成8.71亿元,下降6.85%;非税收入完成14.41亿元,增长75.9%

2019年,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.02亿元,完成年预算22.98亿元的117.58%。其中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810万元,增长113.95%;公共安全支出6820万元,增长8.07%;教育支出31630万元,增长0.39%;科学技术支出2701万元,增长41.41%;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3423万元,下降6.24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779万元,增长1.92%;卫生健康支出13293万元,下降5.44%;节能环保支出7100万元,增长5.33%;城乡社区支出45344万元,增长56.16%;农林水支出40739万元,增长19.04%;交通运输支出24304万元;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96万元,增长46.04%;商业服务业支出334万元,下降13.25%;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187万元;住房保障支出7256万元,增长4.63%;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07万元;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42万元,增长47.16%;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567万元。

2019年,全县基金收入完成2511万元,上级补助收入1638万元,上年结余246万元,当年支出4283万元,年终结余112万元。

根据决算汇总预计2019年全县财力为27.08亿元,其中:当年收入23.12亿元,上级补助收入8.19亿元,债券收入0.15亿元,上年结余0.18亿元,上解支出4.55亿元,当年支出27.02亿元,收支相抵结余760万元,财政预算执行实现了“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”的目标。

为全面完成县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确保财政预算圆满完成,2019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()多措并举抓征管,财政收入超额完成。一是抓履职,着力在征管机制上做文章。进一步健全了财税收入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分析研判收入形势,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措施,切实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。二是抓重点,着力在涉油税费征缴上下功夫。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带领财税部门多次到油气企业协调收入,全年征缴石油开发费5.1亿元,为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三是抓统筹,着力在挖潜增收上求突破。按照“抓大不放小”的工作思路,全面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各项小税种的征管力度,对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实行专人管理,确保了应收尽收,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。四是抓培育,着力在财源建设上再用力。坚决落实国务院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,全面清理涉企收费,进一步优化县域营商环境。同时,积极支持油气开发,全面落实财政贴息、信贷担保、奖励扶持等政策措施,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,促进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。

(二)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重点支出保障有力。面对收支矛盾突出、库款周转困难、刚性支出持续增加等问题,财政部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,有效保障了重点领域支出需求。其中:个人部分支出11亿元、保运转支出2.29亿元、精准扶贫支出0.8亿元、偿还债务支出3.88亿元,有效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。

(三)不遗余力推改革,财政管理日趋规范。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,结合上级有关要求,2019年在推进财政改革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车改稳步推进。制定了《志丹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,对老旧车辆进行了公开拍卖,组织各参改单位全面完成了节支率测算。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建立了公车管理平台,并移交机关事务中心投入使用,有效规范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。二是政府采购业务规范运行。全面落实中省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要求,按照“网上全公开,线下无交易”的要求,将采购业务统一纳入陕西省政府采购平台,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,实现了采购活动有记录、有痕迹、可追溯、易跟踪的现代管理目标。三是税费征收职能顺利划转。牵头组织税务、人社等部门,实施养老保险费征管职能划转工作,准备充分,职责到位,业务划转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,养老保险费征收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。四是政府会计制度全面推行。全面升级了财政账务系统,举办新会计制度业务培训,提升会计核算水平,保证新旧制度有效衔接,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。五是绩效评价工作扎实开展。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,组织各预算单位制定了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及整体支出绩效目标,指导项目单位对2018年所有项目资金进行了全面自评,并对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、残疾人生活补贴等资金进行了重点评价,各级各部门“花钱必问效,无效必问责”的绩效理念初步树立,“讲绩效、重绩效、用绩效”的氛围正在形成。六是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。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严控一般性支出,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,累计减免税费1.87亿元,惠及纳税人91802户(人)次,县域经济活力和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。七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持续深化。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关要求,全面启动了陕西“财政云”推广实施工作,组织领导到位,学习培训到位,前期准备到位,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各位代表2019年政府及财税部门勇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,财政预算执行基本到位,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是财政收入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,“油主沉浮”的财政局面暂时难以扭转;二是一次性收入过大,虽然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.12亿元,但除去历年压库等6.2亿元,实际当年仅完成16.92亿元;三是增支因素较多,收支平衡压力较大,特别是“三保”支出压力较大,刚性支出需求持续增加,债务化解任务繁重,现有财力难以满足。全年“三保”支出近16亿元,债务还本付息3.6亿元;四是财政改革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,尤其是陕西“财政云”推广实施和绩效评价还需大力推进;五是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,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,我们将高度重视,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20年财政收支预算(草案)

202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中省市财政会议精神,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,坚持依法理财,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,优先保障“三保”经费、环境保护、脱贫攻坚、债务化解等重点支出需求,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科学化、精细化水平,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创新,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
根据上述指导思想,结合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,按照“量入为出、以收定支,统筹兼顾、有保有压”的原则,2020年,预计全县财政总收入(全口径)完成34.45亿元,下降3.53%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9.8亿元,其中:税收收入8.5亿元、非税收入11.3亿元;2020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.85亿元。

按照现行财力测算,2020年全县可用财力为19亿元。其中,地方收入19.8亿元、调入基金1.85亿元、上级补助收入0.8亿元、上解支出3.45亿元(石油开发费上解2.83亿元、保稳定基金上解4220万元以及税务、法院、检察院等单位上划上解2020万元)。为此,2020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9亿元。财政支出分科目安排情况是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164万元,下降15.17%;公共安全支出8727万元,增长27.96 %;教育支出29944万元,下降5.33%;科学技术支出406万元,下降84.97%;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555万元,增长33.07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870万元,下降62.23%;卫生健康支出12631万元,下降4.98%;节能环保支出20万元;城乡社区支出7791万元,下降82.82%;农林水支出26417万元,下降35.16%;交通运输支出2283万元,下降90.61%;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88万元,增长29.32%;商业服务业支出677万元,增长102.69%;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936万元,下降73.06 %;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48万元,下降25.74%;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19万元,增长38.66%;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9064万元;其他支出4260万元。财政支出按用途分,主要支出项目为:个人部分110500万元、运转部分22900万元、脱贫攻坚8000万元、债务还本付息39000万元、粮油储备费用补贴600万元、项目支出7000万元、预备费预留2000万元。

为了全面完成2020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,按照“抓征管、促增收,优结构、保基本,防风险、守底线,推改革、强管理”的工作思路,针对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结合今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各项任务,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:一是凝心聚力抓收入。充分发挥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,统筹各方力量,凝聚工作合力,重点在石油开发费征缴上做文章,积极跟进清缴历年拖欠税费,确保收入任务圆满完成。二是科学统筹优结构。坚决落实过“紧日子”有关要求,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,切实调整支出结构,做到有保有压,为县委、县政府中心工作提供财政保障。三是化解债务防风险。按照“严控增量、化解存量”的思路,坚持两手抓、两手硬,全面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,坚决杜绝各类变相违规举债行为,统筹安排债务化解资金。同时,积极争取债券置换,拉长还款期限,缓解债务压力,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。四是深化改革强管理。按照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建设要求,着力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和陕西“财政云”推广应用,协调推进国有资产管理、政府采购、投资评审等各项财政改革,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,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五是全力以赴保重点。优先保证工资、运转和基本民生支出需求,重点支持“三大攻坚战”,特别是要全力支持脱贫攻坚,继续保持扶贫资金投入,改进资金投入方式,强化资金监管措施,进一步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,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可靠财力保障。

各位代表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,财政支出刚性需求增多,特别是面对当前财政经济的不利局面,财政收入不确定因素较多,完成年度预算任务非常艰巨。为此,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,开拓创新,锐意进取,法理财,狠抓落实,确保圆满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,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附表.x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