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季度,全县上下紧扣市委、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主动作为、应变克难,经济承压前行,有力有序。
根据初步核算结果,一季度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下降3.5%,分别低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8.8个、7.7个、7.5个百分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0.96亿元,增长0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42.25亿元,下降5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9.79亿元,增长3.1%。三次产业的占比为1.8:79.7:18.5。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.1%。
一、农业生产平稳增长
一季度,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.8亿元,增长0.6%。农、林、牧、渔及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0.5%、-83.3%、2.4%、3.4%和3.5%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.03亿元,增长0.7%。农、林、牧、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.6%、-82.7%、2.7%、2.6%和3.5%。畜牧业总体平稳,猪牛羊禽肉产量1201.4吨,增长3.9%。截止3月末,生猪存栏数2.49万头,增长1.3%。
二、第二产业持续下行
一季度,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2.35亿元,下降4.7%;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2.45亿元,下降2.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7%。
从产量看,我县1-3月份累计生产原油108.31万吨,下降4%。其中长庆生产原油47.76万吨,下降7.1%;志丹采油厂生产原油60.55万吨,下降1.4%。全县生产天然气3.83亿立方米,增长1.6%;长庆生产天然气2.67亿立方米,增长9.4%,志丹油气勘探公司生产天然气1.16亿立方米,下降12.7%。
从价格看,3月份,延长油价每吨3179元,上涨11.5%,长庆油价每吨3936元,上涨1.3%。天然气的价格每立方米1.15元,下降1.7%。
从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实现增加值39.46亿元,下降3.9%,下拉工业增加值增速3.5个百分点;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.41亿元,增长10.1%,上拉工业增加值增速0.1个百分点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.48亿元,下降14.4%,下拉工业增加值增速1.3个百分点。
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0.29亿元,上年同期0.34亿元,下降15.6%,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6.8个百分点。
三、服务业平稳发展
一季度,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.79亿元,同比上涨3.1%,拉动GDP增长0.7个百分点。其中,批发和零售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住宿和餐饮业,金融业,房地产业,其他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0.5%、-2.6%、1.7%、6.6%,1.2%、-0.1%。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餐饮业、金融业、房地产业分别上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.05个、0.1个、0.9个、0.17个百分点;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上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长0.17个百分点。
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432.4万元,增长42.6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
一季度,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3%,增速较上年同期收窄36.5个百分点。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4.1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.6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2%。
分投资主体看,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58.7%,民间投资下降57.2%。
分投资领域看,工业投资增长10.6%。其中,制造业投资下降69%;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2.2%(其中,交通运输邮政业下降51.9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9.3%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55.1%)。
五、消费市场温和复苏
一季度,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.05亿元,增长7.5%。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.86亿元,增长15.7%。
按消费形态划分,餐饮收入0.7亿元,同比增长26.1%,商品零售额3.35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
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收入3.15亿元,增长7.9%;乡村收入0.89亿元,增长6.3%。
六、财政金融发展良好
一季度,全县财政总收入10.21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3.4亿元,增长12.5%。财政支出5.35亿元,较上年同期5.30亿元增加0.05亿元,增长1.1%。
3月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.56亿元,增长3.8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4.16亿元,增长17.8%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为9.6%。
七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
一季度,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4元,同比增长6.2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,同比增长4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0元,同比增长9.2%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低于农村4.5个百分点,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.3:1,较上年同期缩小0.1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