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,在县委和县政府坚强领导下,全县各部门单位紧紧围绕上半年时间任务“双过半”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有效落实各项政策举措。全县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,生产稳定增长,需求持续恢复,居民收入继续增加,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
初步核算,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107.74亿元,同比增长1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.68亿元,增长2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86.62亿元,增长1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8.45亿元,增长2.2%。三次产业占比为2.5∶80.4∶17.1。
一、农业生产形势稳定
上半年,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.94亿元,同比增长2.8%;农、林、牧、渔及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3.4亿元、0.2亿元、1.12亿元、118万元和0.21亿元,增速分别为3.1%、-1.3%、2.6%、3.2%和4.2%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.81亿元,增长2.9%;农、林、牧、渔及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.98亿元、0.1亿元、0.59 亿元、83万元和0.13亿元,增速分别为3.2%、-5%、3%、3.4%、4.3%。
上半年,夏粮产量1399吨,比上年净增19吨,增长1.4%。畜牧业平稳发展,畜禽产品供应基本充足。上半年,肉类总产量1850.3吨,增长8.3%;禽蛋产量801.1吨,增长14.3%。生猪出栏14398头,增长5.7%,牛出栏516头,增长24.9%,羊出栏30675只,增长9.8%,活家禽出栏8.25万只,增长9.6%。二季度末,生猪存栏22353头,增长0.3%。
二、工业生产稳步恢复
上半年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.06亿元,同比增长5.5%,增幅较上月扩大2.9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扩大26.4个百分点。
从增加值看:上半年,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87.36亿元,增长1.7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1%。全县采矿业实现增加值81.49亿元,增长1.4%;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.76亿元,增长1.6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5.11亿元,增长4.2%。
从产品产量看:上半年,全县累计生产原油219.11万吨,增长0.1%。其中,长庆油田生产原油99.11万吨,增长0.1%;延长油田生产原油120万吨,增长0.2%。全县生产天然气7.03亿立方米,增长2.2%。其中,长庆生产天然气4.79亿立方米,增长11.4%;志丹油气勘探公司生产天然气2.24亿立方米,下降13.2%。
从产品价格看:延长油价每吨3338元,比上年同期每吨增加411元,增长14%;长庆油价每吨4072元,比上年同期每吨增加253元,增长6.6%;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1.16元,下降0.85%。
三、服务业稳定发展
上半年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2%。其中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金融业、房地产业、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.5%、6.0%、4.2%、1.6%、1.6%。
四、消费市场增势良好
上半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.84亿元,同比增长7.3%。其中,限额以上(企业)单位零售额1.27亿元,增长12.3%。
按消费形态分,餐饮收入1.73亿元,增长14.2%;商品零售6.11亿元,增长5.4%。
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.16亿元,增长7.9%;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.68亿元,增长4.9%。
五、固定资产投资走低
上半年,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下降3.1%,较上年同期下降12.1个百分点。
六、财政金融均衡发展
上半年,全县财政总收入18.55亿元。其中,地方财政收入5.88亿元,增长8.3%;财政支出12.24亿元,增长4.9%。
6月末,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6.87亿元,增长6.7%;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6.42亿元,增长16.2%,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10.7%。
七、居民收入平稳增长
上半年,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0元,比上年增收820元,同比增长5.0%。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,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依然存在。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6元,比上年增收643元,同比增长8.1%;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5元,比上年增收891元,同比增长3.9%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4.2个百分点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.76︰1。
总体来看,上半年我县经济恢复向好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。同时也看到,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,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。下阶段,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