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,坚持以“志在服务、丹心为民”为工作宗旨,推进“党务、业务、服务”三务深度融合,创新服务举措、简化审批流程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服务效能。
明确工作思路,抓党建促统领
一是抓政治建设,坚定思想信念。围绕“党建+政务服务”工作思路,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局党组(扩大)会议以“集中学、线上学,班子成员领学、党员个人自学”等方式,分别开展业务学习、专题学习、党员干部撰写各类心得感悟;创新首问负责、延时服务等服务措施,营造干部清正、政商亲清、机关清廉工作氛围。
二是抓全面从严治党,强化纪律作风。全面夯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,研究制定《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》和“一岗双责”目标责任制,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。围绕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出台审批工作人员廉洁从业“十严格、十严禁”工作纪律,形成“用制度管人,依流程办事”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,推进审批工作在法定授权下,公开透明、阳光运行。
三是抓意识形态,筑牢思想防线。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开展谈心谈话,凝聚思想共识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;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机关建设工作,在实体办事大厅设置法治宣传专栏,通过党组(扩大)会议组织专题学习法律法规相关内容20余条,营造了浓厚的学法、知法、用法、守法氛围。
突出深化改革,抓业务促发展
一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。印发《志丹县行政备案事项清单》275项,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。推动全县263项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、规范化运行。全年累计办理行政许可事项3524件,公共服务事项143286件,办结率达99.96%。
二是创新工作方式,大开便利之门。以“门槛最低、时间最短、服务最优、效率最高”为目标,推行不见面审批和电子化登记,开通登记注册“直通车”。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708户,市场主体总量存续达到12459户。通过微信公众号全年共分五批次为138户个体工商户提供提醒服务,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。
三是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集成改革。将企业注册、税务登记、银行开户、印章刻制以及EMS邮寄等业务进行整合,实行“一站服务、一厅联办”。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线上办理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,简易注销即办。持续推行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制,降低企业开办成本;探索推行“拟购置车辆”承诺制,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“拟购置车辆”承诺制范畴,依托陕西政务服务平台及延安市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,推行开办运输企业“一件事”,实现“一网申请、一次提交、两证合发”,降低道路运输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,有效提升货运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优化政务效能,抓服务促质量
一是用“三畅通”提高政务服务效率。畅通“12345”政务服务便民热线,及时处置办事群众和企业合理诉求;畅通“好差评”网上评价渠道,倒逼行政审批工作人员提升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;畅通“440”办事咨询及投诉电话,健全快速响应、限时整改、监督反馈管理机制,以“硬监督”提升行政审批“软实力”,累计收到5名办事群众投诉,128名群众线上咨询业务事宜,最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%,实现了“信息沟通提速度、服务企业有温度、群众办事无难度”。
二是常态化推行“到企业一线、送服务上门”活动。把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突破口,先后30余次到县域内重点企业和商户开展政策解答、业务指导等“上门服务”,及时破解企业“准营”前存在的难题,有效帮助23家企业解决了环评审批、涉路施工许可、项目备案等方面问题。
三是专班服务“一站跟到底”。按照“一项目一清单明确办理事项,一项目一专班促进开工投产”工作思路,成立市政工程类、建筑工程类、交通水利类、社会投资类及其他类5个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专班,为全县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,依据“审前咨询导办、精简环节,审中督促快办、压缩时限,审后回访跟办、提高效能”工作原则,出具一项目一清单60余份,专班开展指导服务、帮办服务110次,有效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堵点难点。